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是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工业设计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播设计、设计管理4类;包括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规划、室内设计、建筑设计、UI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动画设计、展示设计、网站设计等。工业设计又称工业产品设计学,工业设计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人机工程学,机械构造,摄影,色彩学,方法学等,是一门综合性将工业产品加以美化与功能化的学科。用以增加顾客的购买欲望,达到生产者的销售目的。
工业设计学生应具备的10项技能
1、 应有优秀的草图和徒手作画的能力。作为设计者,下笔应快而流畅,而不是缓慢迟滞。这里并不要求精细的描画,但迅速地勾出轮廓并稍事渲染是必要的。关键是要快而不拘谨。
2、有很好的制作模型的技术。能使用泡沫塑料、石膏、树脂、MDF板等塑型,并了解用SLA、SLS、LOM、硅胶等快速模型的技巧。
3、必须掌握一种矢量绘图软件(比如FREEHAND、ILLUSTRATOR)和一种像素绘图软件(如PHOTOSHOP、PHOTOSTYLER)。
4、至少能够使用一种三维造型软件,如高级一些的如PRO/E、ALIAS、CATIA、I-DEAS或层次较低些的如SOLIDWORKS98、FORM-Z、RHINO3D、3D STUDIO MAX等。
5、二维绘图方面能使用AUTOCAD、MICROSTATION和VELLUM。
6、能够独当一面,具有优秀的表达能力及与人交往的技巧(能站在客户的角度看待问题和理解概念),具备写作设计报告的能力(在设计细节上进行探讨并记录设计方案的决策过程)。有制造业方面的工作经验则更好。
7、在形态方面具有很好的鉴赏力,对正负空间的架构有敏锐的感受能力。
8、拿出的设计图样从流畅的草图到细致的刻画到三维渲染一应俱全。至少经有细节完备、公差尺寸精细的图稿和制作精良的模型照片。仅仅几张轮廓图是不够的!
9、对产品从设计制造到走向市场的全过程应有足够的了解。如果能在工业制造技术方面懂得更多则更好。
10、在设计流程的时间安排上要十分精确。三维渲染、制模、精细图样的绘制等应规定明确的时段。要知道,雇主聘用专业设计人员是为了尽快地赚到钱!
什么是工业设计的核心竞争力
2009年04月22-28日,主题为“科技、艺术、新境界”的第十三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本届车展吸引了25个国家和地区1500余家参展商,17万平方米展出规模;超过60万人次的观众和7200多名中外媒体记者;共有918辆展车,包括316辆进口车和602辆国产车;全球首发车共13款。大众、丰田、梅赛德斯—奔驰、沃尔沃、劳斯莱斯、保时捷和通用汽车集团等世界汽车界巨头均悉数到场。国内六大汽车集团,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和北汽集团等领军人物也齐聚上海。吉利、奇瑞、长城、力帆、海马、比亚迪、华晨等其他国内自主品牌更是全线出击,盛况空前、蔚为壮观。
04月26日,约了几个朋友去看车展。展馆内人非常多,一个个拿着相机,在展车前驻足、观看、拍照、体验、咨询,很是热闹。作为一名工业设计工作者,出于职业习惯,除了看车之外,我还在观察什么车周围人最多?人们最喜欢什么车?据我观察三种车的人气最旺,一是漂亮的车、二是概念车、三是豪华车。
在靓车如云、人潮如织的展馆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阿斯顿·马丁” (ASTON MARTIN)。它们的展位是封闭的,里面简单的摆放了几辆车,但奇怪的是展台外的玻璃护栏被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个水泄不通,只看见照相机在不停的闪烁。费了好大力气,总算挤了进去,一看,傻了,车太漂亮了!低矮的车身、流畅的腰线、倒梯形的格栅、仿生的前灯,仿佛一条大鲨鱼静伏在海底,随时会呼啸而起。“阿斯顿·马丁”这个品牌,国内大多数人不太熟悉,可以肯定人们不是冲着它的品牌来的,是被它的外观吸引过来的,看来产品外观是多么的重要。
回顾汽车发展史,1908年福特推出了简单结实的T型小汽车,1925年停产前共制造了近1500万辆,之所以停产是因为福特感到了其他公司在汽车外形设计上的竞争,从而转产全新的A型车,1932年福特又推出V8型车,1936年推出“和风”型小汽车,汽车外观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时尚。时至今日,产品外观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地扩大,不仅仅涉及到美学,还包括语义学、感性工学等等。正如柳冠中教授所说,产品不仅要悦目,还有赏心,更要怡神。
在汽车设计中,外观是由工业设计师完成的,而非工程师。我想工业设计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产品外观设计吧。工业设计作为一个学科,可能被赋予了太多的东西——创新、艺术、技术、人机、市场、心理、经济、社会等等。但什么是它的核心?目前,尤其是学界喜欢说是“创新”,创新没错,工业设计需要创新,但什么行业不需要创新呢?“创新”像氧气一样存在于各个行业之中,并非工业设计所独有,它不能算是工业设计的核心竞争力。“核心”应该是自己所独有的,而其它人所不具备的,才能称之为“核心”,人人都有的,不能称之为“核心”。“创新”对工业设计来说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有些人为什么喜欢把工业设计的核心竞争力说成是“创新设计”而非“外观设计”?我想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外观设计太浅,不够分量;二是没实力把真正的外观设计做到位。这是对外观设计不了解、不自信的表现,真正的外观设计,不仅要考虑产品的美观,还要考虑产品的语义,与内部结构的配合,制造的材料、工艺以及成本等等,是一件很复杂的系统工程。
能完整到位地做好外观设计并非易事。意大利设计师乔治亚罗为华晨集团设计的几款汽车就非常成功,他们能够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汽车款式设计,制造商拿他们的图纸,就能直接进行开模,生产钣金、注塑等汽车车身零件。当然,他们的收费也不菲。但是,这样完整到位的外观设计,国内有几家设计公司能够做到?有几所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掌握?由于做不到位,就总往“创新”上扯,结果越扯越虚。还是应该还工业设计以本来面目,把外观设计做好、做透、做到位,因为这才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当代工业设计评价标准新变化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乃至道德状况都到了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转型期。“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设计”等设计理念已给人类观念带来巨大变化;同时,信息化社会中的“非物质”特征也越来越明显,这就使得设计的本质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因此,相应的设计价值判断体系和道德评判体系也应该增加新的内容。
我们在评价一个产品的优劣时,除了优越的操作性能、优美的外观、良好的市场销售情况等传统的因素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的特点。不能只从技术角度、审美角度、经济角度及人机工程学等方面的综合效果来判定,还应该将目光转向更深层次上的探究,使设计能够营造出一个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和谐健康发展的局面,研究在设计中能够使人类获得更多满足的“非物质”因素。对此笔者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工业设计的“环境”效益
工业设计的内涵跟以往相比有了更为广泛的延伸,已经由产品设计发展成为现代生活品质、生活环境的设计:更加注重产品与产品之间在功能和形式上的相互呼应,产品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产品和人、环境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营造出一个和谐的人造环境。因此,“环境”效益也已成了评价设计的一个重要标尺。
1.产品设计要从“以人为本”向“以自然为本”过渡
对设计师来说,在做一个产品设计任务时,他所面对的不单单是眼前的具体的产品,还要综合分析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使用状态,也就是说,设计所要解决的不是单个产品的具体功能和形式,而是与产品相关的完整“系统”。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设计任务,才能将使用者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加以重视,才能真正做到设计“以人为本”向“以自然为本”的过渡。这种系统的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产品使用的完整过程的分析思考,充分考虑到用户在使用产品前、使用中和使用后几种状态之间的不同体验;二是该产品与其他产品或环境之间的结合和交融。
2.产品的生态环境效益
以往工业设计的过度工业化及过度设计加速了对我们赖以生存家园的破坏,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现实的危机唤起了人们的社会责任心和伦理道德的回归,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思想应运而生。这些也就成为了今天我们评价、衡量一个设计的好坏、一个设计师道德素质、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
假如某个产品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从单个产品角度来看,结构合理、造型美观、使用舒适,合乎消费者的选择要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却会对他人或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那我们也不能称其为好的设计。比如说,一些塑料制品虽然有着其他材料制品无法比拟的优点,但由于不可降解污染环境,在很多领域也是不值得广泛推广和提倡的。美国设计理论家巴巴纳克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在包装及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他强调,设计应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环境服务。
二、功能载体形式的改变所带来的冲击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工业设计也随着相应有了一些改变,“人机对话关系”成为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抽象关系转移的最基本形式之一。大量的从产品物质型向产品服务型转变的设计应运而生。即以不增加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被设计产品的反复使用和优化服务来实现产品的价值,增加财富。在这类设计中,人们往往把主要的精力放到了如何实现“持续性”生产和“持续性”工作方面。例如:现在广泛使用的ADSL宽带服务系统就是如此。它通过无限次的使用计算机和整个网络设备让产品得到充分利用,在不增加新产品的同时增加了服务商的收入。所以从长远看,这种设计必将使物质资源的消耗降低到最低程度,客观上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同时通过上述的设计,你将无法准确判断这类产品本身到底含有多少艺术创作的成分。正因为如此,它也为我们工业设计产品的评价标准提出了新的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只要它能正常运转,一个如此不起眼的物质装置竟然可以持续完成如此多的工作。这也就是说,可以支持人们无限次使用的异常庞杂的服务系统还需要一个坚实的基础,那就是物质结构上最大程度的“可靠”和“安全”。因此,对于种种破坏性因素的避免和有效控制,实现整个系统或服务的安全、可靠才是此类设计的主要衡量标准。
三、工业设计的情感价值
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最能打动我们、最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在功能的实现上却不一定是效率最好的。因为有时人们在选择物品的时候,甚至可以认同牺牲掉一些功能或使用上的便利,但却能换来更多精神、心理上满足的物品。这就告诉我们,在产品的价值分析中还有一些是无法准确衡量甚至是无法准确把握的因素,而这个因素往往决定了人们对产品的最终评价和选择,那就是在产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的感染力。所以,在当代人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情趣的情况下,以往占主导地位、强调功能和实用主义的设计相对以前来讲要弱化得多。 在产品设计中加入情感因素,就是为了要满足人们在深层次上的精神需求和渴望。产品一旦被注入了情感,它也就不再是具有某种使用功能的单纯物品了,而是同时具有了能够和人进行情感交流的精神特征。产品的情感价值在于它所提供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功能上的满足和操作上的便利,而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体验。即通过追求消费者个性的体验,达到实现消费者心理慰藉功能的目的。
四、工业设计的社会伦理价值
工业设计对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有着很广泛的影响和引导作用,因此,对于它的评价,还包括在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之外对使用者是否真正有益,以及该产品在工作过程中或使用后对人们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的引导是否积极健康等。这些因素对消费者来说,考虑的相对要少一些,而对于设计者来说,却体现了一个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对于产品来说,是它的社会价值、伦理价值的体现。
例如,在面对当前的老龄化社会问题时,设计师对老年人用品进行了周到的筹划和设计。各种安全用品、保健用品、生活用品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这些先进的技术应用、周到的设计尽管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大部分产品却忽略了中国固有文化的影响。在许多能够保证老年人独立、无障碍生活的产品身上所折射出的是人们生活方式上的变化:那就是尽管一些先进技术、先进产品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儿女们的后顾之忧。但另一个方面子女与老年父母的家庭结构界限却越来越清晰,表现出了亲情交流的严重欠缺。
所以,当我们面临着有多种可以实现的方式和思路设计产品时,设计者可以多加思考,在解决使用者的实际需要时究竟该选择什么样的解决途径,设计出的产品所要传达出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和方式。这种生活状态或方式是否是健康的、积极的,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就成为了该产品社会伦理价值的判断标准。
五、产品功能的灵活性或多变性
对于当前很多领域的产品来说,设计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具体产品也就变成了实践这种生活方式的道具。由于人的行为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因此,当把人的行为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时,也就造成了当前设计跟以前相比,功能上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大大增加了操作、使用上的灵活性。这也是多功能产品、复合型产品大量出现的原因。
当设计师已经无法准确预料出使用者的实际使用需求或行为方式时,所能做的就是:
(一)提高产品结构或形式上的灵活性。比如现在许多组合式家具,在做到组合件的标准化和简洁化的同时,还满足了人们自由组合的多样化需求和灵活性。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数量的标准件进行适合自己的组合,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重新组合。(二)增加产品功能或结构上的多样性,使设计能够满足多种需求。例如现在流行的集合了音频、视频、拍摄、通讯、信息记录等功能的手机,就是一个具有复合功能的产品
六、结语
在新时期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在这个基点上来评价设计的好坏,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的生存现状、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以及我们的理想生存状态是什么。以我们所追求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作为标准来评价设计的优劣才具有实在的意义。所以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合理规划、设计符合当代社会发展方向的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才有可能设计出符合当代工业设计标准的优秀作品。